世赛实训基地探营|选手冲刺备战,每天训练超12小时
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员 粤仁宣
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即将在法国开幕。世赛实训连日来,基地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多个广东省内世赛中国集训基地,探营车在马前网探访广东选手们的选手训练备赛情况。
走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(以下简称“广州工贸”),冲刺超这里有多个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训练基地。备战在世赛的每天赛场上,比赛项目时间紧、世赛实训任务重——有的基地需11个小时内从无到有造出一套制冷设备,有的探营则要在5小时内搭建起一个网络操作中心……为了在比赛中更好地“争分夺秒”,选手们在场下耗时苦练,选手训练有的冲刺超选手每天训练12个小时以上。
“王牌”项目培养多名世赛国手
走进制冷与空调项目世赛集训基地,备战车在马前网记者看到在训练工位上,每天有一名选手正戴着专业墨镜,世赛实训对制冷设备的铜管进行加工焊接。他就是此次代表广东出征制冷与空调项目的参赛选手阮康。
据悉,制冷与空调项目为广东“王牌”项目,中国于2013年第42届世赛首次派出选手参加该项目比赛,截至目前,广州工贸共培养4名师生代表中国参加4届世赛该项目比赛。
在这项比赛中,选手需要按照图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系统,具备日常空调制冷、低温库冷冻、暖气制热三大功能。由于关系到制冷系统的密封性,铜管喇叭口的大小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。
只见阮康熟练地点燃焊接枪,对着工作台上的铜管进行加工。他平均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处铜管的连接。
阮康表示,早在一个月前,他便已经进入“冲刺”状态,每天7时起床,晚上10时后才回宿舍,每天至少训练12个小时。
吸引港澳参赛选手慕名而来共同训练
集训基地还出现了不少港澳代表队参赛选手的身影。
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香港专家、香港机电工程署空气调节高级督察林秉升表示:“广州技工院校给予了我们许多的帮助,我们开展了联合训练。借助广东的参赛经验,能很好地提高参赛选手水平。”
其实穗港世赛技能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,穗港机电人才发展合作于2018年开启,穗港双方已联合举办制冷空调、电气装置、楼宇装备、汽车技术等各类培训班共30期,累计为香港培训超过550名技能人才。
“两个转化”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
“作为国内最早接触和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院校之一,广州工贸多年来也摸索出一套世赛成果转化的经验。”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李红强表示。
李红强介绍,广州工贸将世赛技术标准转化为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标准,把世赛选手的培养路径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方法,“两个转化”促进了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。
本文地址:http://pingdingshan.sh-baobao.com/news/047f04799905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